陳曉運(廣州中山大學)

       一連三天研討會,儘管時間已過大半,但尚未結束,因而,如果要寫下一些心得體會,似乎還為時過早。所以估且以先前兩天的學習,寫點東西,至於後續的觀察,日後自然可以再行補注。

       相較其他學員,我更早抵達臺灣,因而多少有機會觀察到活動的前期籌備工作。這讓我可以看到陳德昇老師和他的團隊為提供給學員“舒適、安全、便利”的學習環境而進行的努力。

       單從本次蹲點研習營的課程設計來看,就可以知道其中的細緻用心。課程設計緊扣“中國大陸暨兩岸研究、蹲點”的主題,陳德昇老師以“中國大陸與兩岸研究的意義和方法”的講座為課程奠下基調,其後的講授者則分別從國際格局的變化和兩岸關係的演進勾勒了開展相關研究面對的宏觀歷史脈絡,繼而以大陸和臺灣的治理變革為基礎點出了學術研究的可能選題,不僅如此,還為後續的“蹲點”提供了方法和技術的培訓。對於來臺研習的學生,更為重要的是主辦方還竭盡全力地為課後地參訪提供幫助。

       就课程老师提供的讲授而言,可以看到讲者分享了非常多元的价值、观念和资讯,其中更有歧见和辩论。每个人都有的自己的历程和观念,因而,一种说法,各自表述,是很自然不过的事情。作为一个学员,能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也看到诸种学术交锋,很是难能可贵。过去的很长时间里面,我在广州学习,期间也到大陆的不同城市短期参访。相较来自大陆其他地区的学员而言,对于课程特色的感知可能表现出来明显的地域性。我先前经常和朋友们说,“廣州距离北京太远,台湾相对还要近一些”,有些朋友往往会心一笑。

       課程其他令人印象深刻地方面還包括,設計了教師和學員地互評機制、設計了實地瞭解臺灣本土文化地參訪。這些活動看似與研習相去甚遠,實為非常貼切,不同元素地組合使得這次研習營地過程顯得紛繁多彩。

       作為一個學員,最多的是受益。由於相較其他朋友更早參與進活動過程,因而最後我想分享我對來年研習營開展的三個建議。

       第一,可以考慮邀請更多地區(如歐美、大陸和港澳)的講者,以提供更佳豐富的信息。第二,可以考慮讓學員更多參與到活動的籌備過程。這樣一方面可以為主辦方提供更多的心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員在參與中更早地相互熟識。第三,可以考慮讓學員在研習結束之後做一次簡報。這樣不僅可以進一步交流研習成果,也可以形成研習營的相關成果。這些累積的成果,不僅是學員來臺研習的當下沈澱,也是日後可供翻閱的兩岸青年交流的記錄,更是學員它朝回想之時的刻憶。最後,僅願研習營年年持續,學員情誼歷久彌新。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