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玥(北京大學)

       今年四月,經熱心的台灣同學轉告,我得知了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在暑期舉辦研究蹲點研習營的信息。對於正對抗日戰爭研究十分感興趣的我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及時雨”般的好消息,因為這次活動意味一个能夠親自來到台灣瞭解台灣抗日戰爭史研究之社會大環境以及當前研究成果,並與珍貴的歷史資料、親歷的人物以及台灣的歷史專家學者們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滿懷期待之情的“熬”過了之後兩個月的等待時光,這期間幾次細細閱讀有關活動安排以及課程設計的文本,我的腦中是充滿想象與困惑的。儘管只有三天的課程講授時間,但我們能夠有機會聽到十五位台灣著名學者的講演並與他們進行交流,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對於自己先前感興趣的問題也可以得到台灣專家的解惑。可是作為一名國際關係專業的學生,在初次看到主辦方發來的課程設計時,不得不說我也有些擔心。課程規劃上除了兩岸、美中台關係等這些我較為熟悉的問題之外,還包括新興市場、科技發展、兩岸經貿、地方治理乃至志工活動等涵蓋經濟、政策、社會各方面對我來說十分陌生的話題。我不僅有些擔心:自己到時候能聽得懂麼,是否會虛度一些時間?再看到參加本次蹲點研習營的台灣大陸、海外學員的基本資料,我的擔心又更進一層:來參加活動的同學們的學背景是如此的多樣化,研究關注的問題更是包羅萬象,如此一來大家如何進行交流討論?

       然而,事實證明我先前的擔憂無疑是多餘的。雖然上課的前兩天颱風“泰利”剛剛過境,但是本次研習營的課堂氣氛卻絲毫不見颱風過境後的風雨淒零。相反,幾乎每一場講座都是充實而熱烈的。謂之充實是因為一方面各位專家、學者們精心準備的講演不僅涵蓋的信息量豐富、見解獨到,而且大家的表達亦具有“藝術性”,使得即便是對許多問題是“門外漢”的我都不禁被講座的內容吸引,在講演者的引領下一點點瞭解原本既陌生又從未關注的領域。尤其是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王振寰教授的講座讓我感慨頗深,作為一名接受社會科學教育訓練的學者在面臨現實問題需要時,通過查閱資料和田野考察居然對半導體和生物制藥這些高門檻專業性技術領域的情況瞭解之深,不得不讓我感到敬佩。同樣,給我們上課的很多老師,他們研究的問題亦是超出了他們曾經所學的領域,而且是實現了跨學科、跨領域的信息整合與分析。謂之熱烈是因為,儘管同學們自身的教育、研究背景和授課主題不盡相同,但是每一場講座都有同學們積極的思考和提問,這種致於學的精神不僅讓我動容,更使我受到感染而融入、參與於其中。
一直以來,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己學習研究的領域之內,對於旁的問題甚少關注,缺乏瞭解。然而,通過參加本次研習營讓我不僅瞭解了許多涉及兩岸關係以及台灣、大陸發展問題的具體內容,直觀地掌握了訪談和田野調查的相關技巧,更是明確認識到社會科學研究中各種知識之間的關聯以及應持以何種心態治學。這真可謂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最後,我想借此機會再次向積極籌劃這次活動陳德昇老師,在百忙之中為我們準備了精緻講演的各位教授,以及在過去一段時間乃至將來一個月付出辛勤工作的各位負責籌備的同學們表示我誠摯的謝意,是你們的理念、熱情、堅持使得我們滿懷期望而來,滿載收獲而歸!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