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傑(淡江大學)

       1949年以來,受歷史、地理等環境影響,海峽兩岸關係獨特亦複雜,在沒有官方接觸,政府公權力無法直接介入處理情況下,兩岸交流所衍生問題須透由一具民間,但由政府委託指定執行公權力之機構擔任中介角色,特別係1987年政府開放赴陸探親後,諸多問題油然而生,雙方溝通、協商機構之成立甚為迫切。1991年2月,由政府及民間人士共同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正式成立,推選辜振甫先生為董事長;12月,大陸亦成立性質類似之機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海協會」),由汪道涵先生為會長,以做為我方「海基會」之互動窗口,使將近隔絕半世紀的兩岸關係,因此一聯繫和溝通管道的建立進入新階段。

       在雙邊政府授權下,「兩會」於1991年底開始正式接觸,1992年10月進行「香港會談」,雙方共提13方案,仍無共識,故我方建議就此問題在彼此可接受範圍內,各自以口頭方式說明己見;1993年4月,「兩會」最高負責人在新加坡舉行「辜汪會談」,同時簽署4項協議,是為兩岸建立以對話協商解決交流問題之濫觴。爾後兩岸政府遂持續透過此一管道持續進行多次談判,雙方制度化協商機制遂逐步確立,儘管曾因政治因素而一度中斷,然在2008年臺灣二次政黨輪替後,「兩會」再度進行復談,至今已簽署16項協議及達成2項共識。

       在「兩會」協商、談判過程中,雙方雖已就諸多問題建立解決及互信機制,然由於兩岸在政治觀念、意識形態存有不同見解,故至今在部份問題上仍然懸而未決。首先為「九二共識」,起源於1992年「香港會談」,但在會談結束後,雙方並未真正達成共識,主要是在隨後多次談判中,逐漸形成此一默契;2000年4月,「陸委會」主委蘇起創造並公布「九二共識」一詞,但因其僅是經由兩個非官方組織口頭協商所形成之共識,雙方對其中理解與解釋又有所不同,因此目前兩岸存在許多爭論,甚至連其存在與否,亦有爭議。

       其次是中共對臺政策之部署,儘管當前兩岸關係已逐步深入發展,然中共對臺政策本質仍基本不變,主要係以「和平統一、一個中國、一國兩制」為基調,同時配以政治、經濟及心理等策略手段,實而加深我方在「兩會」之談判難度。在政治方面,其透過「反分裂國家法」、涉臺外交等作為壓制臺灣法理「臺獨」之可能,並弱化臺灣國際能見度;在經濟方面,自2009年起不斷派遣各省「採購團」來臺採購,同時藉由ECFA催化兩岸經濟整合;在心理方面,則利用宗教、文化宣傳兩岸人民為「同根同源」、「同祖同脈」,冀此改變臺灣民眾對大陸之心理觀感。

       面對大陸一波波之對臺政經、文化攻勢,我方政府應妥擬「以子之盾、攻子之矛」之相關策略,謹慎中共在對臺交流中之可能的「統戰」布局,同時亦可善用「兩會」協商契機,透過大陸「藉力使力」,將其做為臺灣經濟實力之增長點和跳板,在兩岸對話、談判過程中,為進入世界體系組織(如TPP)預做準備。

       而在此次「研習營」中,不僅藉由課程增強對中國大陸、兩岸關係研究的實務經驗,亦透過講師的講授,強化政治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理論基礎,若未來再次進行報告、論文寫作,抑或實際進行蹲點訪查,相信此等將成為自身重要工具,並能括大研究面向、層次。另外,透過此次活動,認識許多從大陸來臺蹲點之研究生,不但拓展人脈關係和經驗,自身亦對大陸同學研究知識背景深感敬佩,期待爾後能與彼等多方面接觸、交流。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