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佟琳(北京大學心理學系 碩士生)

  2013年 6月 25之前,臺灣對我來說只是書本電影中的電光倒影,是遙遠的想念、想像中的祖國。2013年 6月 25日下午6點30分,躍過迢遙的山河,我踏上了寶島的土地。歷時7天,完成了研習營的學習,又在這裡生活了有一個月的時間,心中頗有感慨。
  在這裏,氣氛又是民主而自由,“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不論觀點如何相左,但對他人表達權利的尊重卻一點都沒缺失。這種尊重是今日「亞洲民主燈塔」的根基,也是古中國純良敦厚的底子。
  研習營的學習中也深化了我對研究的思考,讓我明白不論是深度訪談還是田野調查,都是一個抵達的過程,終點是人心。而要抵達終點,除了有效的技巧之外,研究者必須具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也即丁董事長所說「不要帶走什麼,而是要去留下什麼」。
  一個月的調查研究也讓我深深體悟到台灣的人情,就像這裡無甜不歡的飲食習慣,濃濃醇香,卻不黏不膩。記得自己一個人出去轉的時候,有台灣小哥不吝載我一程;記得在為看不到三貂角而深深遺憾的時候,在地阿公會摘倆蓮霧送我;記得蘇力颱風來襲的時使得我無法出去調查的時候,台灣同學們幫我廣泛轉載問卷,使得我的研究能夠順利進行…… 這些甚至讓我認為所有的國族、政治上的爭論都是偽命題,兩岸同文同種、相親相屬是血脈里無法割捨的東西,這不因任何外力的彎曲塗抹而改變。在這裡,星雲法師講,“什麽權利、大國都不重要,兩岸人民心情平安喜樂才是最重要的”,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生復試中,我曾對導師講,我比較悲觀,在當下重物質輕心靈的社會,我認為,文化是一種被灌輸的舒適。然而,通過這次學習,我想我能更積極地看待這個詞。現在,文化於我,應是一個動詞,是「易經」所說的「觀夫人文以化成天下」。作為一名文化心理學研究生,我想,透過對人們心理和社會文化的思考,文化心理學的研究須指向兩岸交流與對話的推動與促進。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