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占旭(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碩士生)

  承蒙陳德昇老師所舉辦的兩岸菁英暨學人蹲點研究獎助計畫,讓我這次能順利地前往上海與北京進行碩士論文的田野調查,如今細想,在中國大陸的那段時間彷彿還在前日,值得回味。

  此番調研行程,為期一個月,從十月十七日至十一月十七日,研究主題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第一站我選擇了上海,因上海的文化創意產業相當蓬勃,是個充滿外來風情的創意之都;我實地探訪了將近十來個文化創意園區,可以深深體會到中國大陸在城市發展上的快速,但上海的街頭,喇叭聲四起,沒有一刻停過,許多台灣人到當地都非常不習慣,一日,我在一個路口看見一位老婆婆正緩慢的過馬路,號誌顯示為紅燈,但是上海的開車習慣見到紅燈彷彿無視,只聽他不停地按著喇叭催促著老婆婆,我不禁皺起眉頭,路上行人與來往車輛紛紛擾擾,只一味的要更快更省時,是否在這樣的步調下,才能造就如此快速的城市發展。但我認為上海依舊還是美的,在此生活了三個禮拜,見到每日來來往往的人群,感受當地的「地氣」,最重要的是獲得了許多大陸同學與老師的招待與幫助,都讓我銘感五內,並在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走訪上海各區的文化創意園區,我看到了上海市對於文化創意的積極性,或許沒有完整的規劃,也沒有完善的法律規範,但我還是能充分體會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的活力與激情,在各地區政府的主導下,分散在上海各地的老廠房都被改建成為新的文藝平臺,又或是散步在上海街頭不時就會看見一點古老的痕跡,雖說與新建的摩天大樓有著矛盾的視覺效果,但這也何嘗不是另一種滋味。

  雖然北京停留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八天,但是北京依舊是令我著迷的,天子腳下,北京經歷明、清兩朝的首都,整個城市中都感覺到古色古香的人文氣息,這是上海所沒有的,北京的生活步調較上海來的慢些,估計與臺北差不多,路上少了喇叭聲,更多了是許多老胡同,北京的文創園區藝術氣息沒有上海這麼重,更多了一些政府的介入,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都管叫做集聚區,但北京的傳統文化氣息卻依舊濃厚,可能與遍地都是歷史古蹟有些許關係吧。在致力於蒐集資料與訪談的空閒,我再次踏進了北京故宮,也再次被它的歷史風貌給震懾,很難想像,幾百年前這裡是世界的中心,忽然我念頭一轉,這屬於我們的歷史嗎?我身為台灣人,當下忽然發現,北京故宮的歷史好像不屬於我,但隨即想到,同為炎黃子孫,我們的確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不禁莞爾。

  至此,我不勝感激陳德昇老師對我的耳提面命,他提醒我必須要時時刻刻學習,希望藉由此次的田野調查能夠讓我的視野更加開拓,明白反省自身學科所不足的地方,未來前途的能力是需要時時刻刻去培養的,為此銘感五內。也希望陳德昇老師所帶領的兩岸菁英暨學人蹲點研究能持續培育許多兩岸菁英學子,有更多的學術貢獻。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