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道瑛  (新竹清華大學)

       首先,感謝陳德昇老師為兩岸交流不遺餘力,連續多年舉辦蹲點研習營。三天緊湊的課程,從對大陸政策、國際關係、區域整合、社會議題,不僅使我對中國大陸有更為客觀的認識,也發現正如陳德昇老師所言:「越懂越不懂」,諸如國際關係和全球化議題是我較少接觸的,藉由此次課程,與兩岸優秀學生交流,不斷吸收新知、不斷思考,讓我在進入田野前意識到自己在理論和實務的不足之處。

       台灣研究中國之目的與對象、內容與主體是否隨著學術發展的需要而出現轉折?蘇起老師分析1949年以來的美中台三角關係演變,讓我不禁回想:中共建政之初,學者嘗試透過社會科學對於當代中國進行一種因果規律的推斷。但是,最初三十年社會學者所面對的是一個閉鎖的中國,儘管中國從1971年之後對美國開放,但是僅有極少數關注中國共產革命的學者被允許進入中國,而所組成的拜訪團體進到中國之後,也只能依照「官方」行程。在充滿官方意識形態的解讀下,形成極權主義模式,在學科的分工上則落到政治學門。

       隨者冷戰結束與意識形態對立的降低,促使中國研究逐漸擺脫過去情報蒐集的色彩,不僅建立起正當性,而且掀起一股中國熱的研究風潮。如農村集體轉變、鄉鎮企業的成長、國有企業改革、區域不平等、私有化、城市基層民主、台商研究等。每一個議題都吸引了專門學者的投入,連原本不研究中國的各領域學者也開始關注中國的轉型。由此可見,當區域研究脫離政治環境目的性的束縛,轉入學科領域發展,某種程度也賦予區域研究更多的發展空間,研究議題也相對多元化。

       當代中國研究強調「田野調查」,重視經驗資料的收集和分析,王信賢和張家銘兩位老師分別研究社會抗爭和台商議題,老師將田野調查研究的「收集材料、認識材料、解讀材料」三步驟比喻為炒菜,先擬菜單再準備料。例如,從事農村研究,必須實地到農村蹲點,才可能真正瞭解農村的人與事,如此才能掌握統計數字或新聞報導或相關論述的意涵。另外在訪談技巧上,還要衡量自身的酒力,以免發生忘了錄音或喝醉等糗事。

       總體而言,此營隊真是物超所值,不僅提供少數幾位即將去大陸蹲點的優秀學生獎學金,也讓對中國研究感興趣的研究生有親灸學術權威的寶貴機會,希望明年能繼續舉辦。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