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奕鳴(政治大學)

(一) 回首來時路

       過去對中國大陸的「想像」、認識與「經驗」,多半存在於課堂講授、文獻閱讀或是媒介訊息。偶然地,碩一升碩二那年暑假的一次參訪機會,有機會走訪大陸,方才躍脫白紙黑字,真正地透過實地觀察,貼身認識中國的各種面向。然而,短時間的佇留,實在無法窺透研究對象的面貌。於是,今年希冀藉由參與此次蹲點研習營的活動,透過課程田野技巧和實務經驗的學習,為日後可能的蹲點之行,建立足夠的先備知識,逐步完成碩士論文的撰寫。

(二) 身處營隊中

1.中國研究與兩岸關係

       研習營的第一堂課,陳德昇老師以「中國大陸與兩岸研究的意義與方法」為題,從全球化的世界格局、市場社會變遷和比較觀點切入,揭示中國因素之於世界和中國研究的重要性。其次,台灣的角色和發展經驗亦在兩岸關係中,帶來莫大影響。與此同時,大陸當前正處經濟制度轉型,社會結構也歷經巨大變遷,致使在治理與政權正當性上面臨極大之危機與挑戰。國際層面上,中國參與國際經濟的角色與重要性與日俱增,致使許多國家亟欲或已與之簽訂雙邊經貿協定。對此,台灣不能置身事外,反應扮演積極的連結角色,不僅在兩岸交流政策需檢視風險、機會,在研究上更要建構厚實的知識背景,以應對未來的挑戰。童振源老師和張顯耀副主委則針對陳水扁和馬英九政府時期的兩岸政策進行比較,進而檢視兩岸關係的變化。其中存有異同:相同處在於政府兩岸政策需按憲法架構施行,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彼此對於主權、國家認同、社經交流的檢視和解讀則存有落干差異。然而,兩位老師對未來的發展則持近似觀點,認為尊重現有的憲法架構,尋找台灣的共識,化解政治上的認同問題。蘇起老師更進一步納入美國因素,檢視美中台三角關係,歸結出六十年、六階段、六組因素的情勢變化。按時間縱軸,三方角色互相牽引,按軍事、外交、政治、經濟、文化面向的軟硬程度變化,鋪陳近二十年的兩岸關係,最後提出和平發展奠基在互信、互利與善意,尤以互信最為困難。

2.實務與理論的對接

       徐小波執行長則以台灣角色之於新興市場與兩岸互動新格局為例,主張台灣應大破大立發展創新經營模式及產業轉型,繼之大陸「十二五規劃」帶來的市場利基,發揮台灣的軟實力,開拓區域資本及金融市場。其次,政府的角色應朝向「活化政府」的機制,避免負面表列的法律架構,也不太需要產業政策,讓民間部門和中產階級不致受到束縛,發揮強勁韌性。王振寰老師選擇以生技產業討論東亞區域整合與科技發展,舉台灣、中國和韓國為例,比較各自從「追趕」到「創新」的發展型國家路徑異同之處。先進和後進國家的角色轉換和產業價值鏈的互動,也正映照國家與市場/社會在新興市場的角色變化。王信賢老師以自身社會抗爭研究經驗為例,談到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應從問題出發,兼採質化量化,透過個案設計和比較研究彰顯研究成果,亦突顯中國研究(區域研究)和主流社會科學理論的結合。徐斯儉老師亦如是主張,以「治理」為例,強調研究者需注意研究概念的concept和context的釐清和定義,方能開創新的研究問題和研究途徑。

       綜觀兩天的課程,雖然緊湊卻也充實,收穫。宏觀結構的研究理論與微觀結構的實務事件和經驗事實,正需要田野調查的觀察,方能穿梭兩者之間,其所產生的張力,成為研究意義和價值。誠如張家銘老師所分享,田野訪談的準備、技巧和心態,皆須完備,否則將會影響田調效果。不過,最重要的或許就像是洪明洲老師之於志工事業的強烈「信念」,因為在乎,所以執著、悠遊其中。最後,此次研習營相當難得,有許多海外學員共襄盛舉,增加與會者的多元性。然而,殊為可惜的是,在課堂中或課後較少讓分組成員針對課程主題相互討論、激盪,也許日後主辦單位活動時程安排時,可選擇以小組團隊形式,在課程間安排小組討論,增進組內成員認識,亦能交換意見,互相學習所長。